加拿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已持续数十年,作为全球首个制定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国家,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杰弗里·辛顿、约书亚·本吉奥与理查德·萨顿等全球深度学习顶尖人才。
然而,近年来,加拿大面临着大量人工智能科学家和初创企业流失至美国硅谷的困境,为培养、保留和吸引世界人工智能人才,加拿大加速推出了诸多创新举措,锐意打造人工智能人才生态系统,以抵抗硅谷的“人才虹吸”效应,助推加拿大成为人工智能强国。南山所对其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发展的创新举措进行了梳理:
1.推动实施开放包容的移民新政,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人才
根据北美技术委员会 (TECNA) 和加拿大技术网络 (CTN) 公开报告显示,在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超32000名科技工作者来到加拿大工作。加拿大吸引大量科技工作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加拿大有利于移民的国家政策优势。
2023年6月27日,加拿大宣布启动加拿大历史上首个“科技人才战略”,这项新战略包括多项移民新政和对现有措施的改进,打破了多年以来的惯有申请制度,主要包括:
一是改进现有的经济类别移民项目,针对有大量空缺工作岗位的行业,首次在现有的快速通道(EE,Express Entry)经济类别移民项目中推出了基于类别的选择,遵照“类别优先、分数其次”原则①,施行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特定岗位在特快通道中的定向抽选,对符合加拿大经济发展和人口需求的具有特别技能的联邦移民申请人进行职业定向快速移民EE抽签。
二是对家庭类团聚移民“大开绿灯”,为美国H-1B特殊职业签证②持有人创建简化的工签许可途径(申请来加拿大),以便他们能够获得加拿大工作签证的同时,还为他们的随行家庭成员提供相对应的居民签证、工作签证和学习签证,切实解决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配偶及子女的团聚问题,实现“一人申请,全家移民”。
三是在国际流动计划International Mobility Program(IMP)中开发新的科技创新类别③,以便吸引高素质人才,于2023年底启动。
四是对创业投资移民Start-up Visa项目进行改进,扩大新移民配额(根据2023-2025移民水平计划,在与联邦自雇移民共享配额的情况下,2023年的配额为3500个,2024年5000个,2025年6000个),同时申请人能有机会申请开放式工作签证、而不是限制他们只为自己的初创公司工作,工作签证最长有效期也由此前的一年增至三年。
进一步地,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比,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在吸引人工智能人才等高技术外国劳工方面还极具多样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其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工作签证均有3-6年的有效期, 且规定了续签次数上限;而加拿大不限制临时外国劳工的停留时间, 工作许可有效期由雇主决定。
其二,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工作许可或临时签证审批处理时间通常为数月相比,在加拿大该过程通常仅需2到8周,具体取决于申请人所申请的项目及职位。
其三,加拿大是唯一一个允许持有签证或工作许可的外国劳工立即申请永久居民的国家,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等待时间取决于配额,可能在3-5年不等。
2.推出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实施CIFAR AI首席科学家计划
与英国注重强化人工智能人才技能培养有所不同,加拿大更多是将培养、保留和吸引出色的人工智能人才作为人才战略重点。
2017年,加拿大拨款1.25亿加元支持高等研究院(Canadi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Research, CIFAR)制定并领导实施全球首个AI全国战略“泛加拿大人工智能战略”,作为全球首个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该战略包含四个目标:一是增加加拿大优秀的人工智能研究员、有技能的毕业生数量;二是在加拿大三个主要的人工智能中心(分别位于埃德蒙顿、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建立相互连接的科学团体;三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经济、伦理、政策和法律影响方面培养全球思想领袖;四是支持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国家研究团体。
主要举措方面包括:一是实施CIFAR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项目,作为CIFAR“泛加拿大人工智能战略”的基石项目,计划在五年内拨款8650万美元,以吸引和挽留在加拿大的顶尖人工智能人才,CIFAR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每人会获得5年的专项资金支持,便于其在健康方面的机器学习、自动驾驶汽车、人工神经网络、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系列研究。目前,多位CIFAR研究员已经荣获图灵奖。
二是实施CIFAR AI 4Good全国培训项目(CIFAR AI4Good National Training Program),CIFAR通过与全国各地的研究员和组织合作,支持研究生和本科生水平的下一代人工智能研究员的培训项目,建立“AI4Good”实验室,开设IVADO国际暑期学校和课程,为各类群体提供学习AI的机会。
三是实施CIFAR人工智能与社会项目(CIFAR AI & Society Program),该项目汇集了来自产业界和政府、法律和伦理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就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的一些最重要、最及时的挑战进行深入讨论,其中包括对医学实践、民主、气候变化、儿童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影响等。
四是人工智能政策倡议(AI Policy Initiatives):CIFAR就一系列国家和国际人工智能政策倡议开展合作,以促进人工智能的负责任、有伦理和符合经济的管理。
3.依托三大国家级AI研究所,构建“大师+研究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人才教育模式
背靠多伦多的Vector、蒙特利尔的MILA、埃德蒙顿的AMII三个国家人工智能研究所,加拿大逐步构建起了以杰弗里·辛顿、约书亚·本吉奥与理查德·萨顿三位人工智能大师为核心的“大师+高校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AI人才教育模式。
一是加拿大政府依托高校建设全国性人工智能研究网络,支持中部的多伦多、东部的蒙特利尔以及西部的埃德蒙顿地区打造超级人工智能中心,建立蒙特利尔、多伦多、埃德蒙顿三点一线的人工智能研究带,并对三地实施财政预算倾斜,重点支持三大人工智能研究机构(Vector-多伦多大学矢量研究院、MILA-蒙特利尔大学学习算法研究院和AMII-阿尔伯塔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组团发展。在加拿大政府支持下,以蒙特利尔、多伦多和埃德蒙顿为代表的三大地区依托当地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多伦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滑铁卢大学等高校)开设AI专业,建设AI实验平台,同时通过营造开放、包容的教育科研环境,成功吸引了一批AI领域的先驱开拓者任职于当地大学,典型的如多伦多大学的杰弗里·辛顿、阿尔伯塔大学的理查德·萨顿以及蒙特利尔大学的约书亚·本吉奥,这些AI大师在AI领域潜心钻研数年,在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等方面实现了众多原始创新,在其引领下,大批优秀的AI、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开发人才诞生于加拿大,其中大部分成为了加拿大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或者是谷歌、脸书、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技术精英。
二是吸引谷歌、英特尔、亚马逊、苹果、三星等科技巨头在加拿大投资人工智能研究,建造人工智能实验室,谷歌更是连续设立了谷歌大脑多伦多分部与谷歌大脑蒙特利尔分部。通过与企业共建学生实训基地、引进企业高端人才到高校或科研院所讲授研究生课程、建设人工智能产学研信息共享平台、加大产学研联合项目支持等多种产学研合作的途径促进复合型和顶尖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科技公司为加拿大人工智能人才教育注入资金,如谷歌向向量学院投资500万美元,微软为麦吉尔大学和蒙特利尔大学投资700万美元进行人工智能方面的科研等。
南山所认为,英国、加拿大等国作为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在一些领域已成为领跑者和引导者,不论是在本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还是在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均极具影响力和前瞻性。我们要借鉴英国、加拿大经验,立足我国国情,扬长补短夯实发展基础,创新与应用双轮驱动,推动人工智能高效发展。
一是注重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通过资金扶持、研发投资以及平台建设等措施支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研究引入终身智能学习账户模式的可行性,将“人工智能要素”课程纳入学习账户,打造终身学习的在线平台。
二是完善高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设计。加强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建设及跨学科课程设置(如数学基础、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以及智能基础、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工程等专业课程);重视开源项目课程,助力产业发展,填补我国开源平台的空缺和需求。
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育人,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系统。通过与企业共建学生实训基地、建设人工智能产学研信息共享平台、加大产学研联合项目支持等多种产学研合作的途径促进复合型和顶尖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
注释:
①注:创新推出按类别抽签的新政,替代以往的按分数高低排队做法(CRS综合排名积分系统,该系统根据年龄、工作经验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申请人进行打分,并定期抽选),而是先分类别、再和同类别的申请人比分数高低,从高到低依次发邀请函。
②注:H-1B签证指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Specialty Occupations/ Temporary Worker Visas (H-1B),H-1B签证是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发放给美国公司雇佣的外国籍有专业技能的员工,属于非移民签证的一种。持有H-1B签证者可以在美国工作三年,然后可以再延长三年,6年期满后如果签证持有者的身份还没有转化,就必须离开美国。
③注:目前正在根据近几个月各个利益相关方收到的反馈信息进行磋商和讨论。
(此篇聚焦加拿大相关举措,英国相关举措详见下篇,更多详细内容欢迎通过下方联系方式联系我们)
*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