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外延与产业新机遇

       编者按:全国两会期间,“新型工业化”是继“新质生产力”之后的又一热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明确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也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我们正处于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新型工业化肩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使命。究竟什么是新型工业化?在新的历史阶段,它又有哪些显著特征?我们如何能够高质量地推进这一进程?又有哪些产业将在这一过程中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南山所将从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外延与您一起探讨新阶段下的产业发展机遇。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外延:数字化、智能化、国产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首次提出于2002年十六大报告,将“新型工业化”纳入顶层设计、明确其核心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此后,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位置不断提高,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
       具体来看“新型工业化”的政策脉络: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指出,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并列,但并未在具体建设要求部分展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部分开篇便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凸显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在产业结构层面突出了工业的重要性。
       新型工业化是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国工业体系健全、体量庞大,且近年来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是维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统筹安全与发展、实现碳中和共识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工业化,已经成为新时代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其产业布局方向也逐渐清晰: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我国制造业的基础,在制造业中的增加值占比高,是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抓手。实现传统行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从而保障其未来能够稳定增长,是新型工业化的重点之一。
       ——巩固延伸优势产业。优势产业是指全球产量占比高、市场份额大的行业。实现优势产业的高端化、品牌化,支持龙头做强做优(提升集中度),优化产业基础,攻关重大技术装备,巩固提升全产业链优势,打造一批中国制造名片是新型工业化的又一重心。
       ——培育布局新兴与未来产业。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与新赛道,且我国具备将其壮大为优势产业的方向,但我国起步较晚,亟需提升自主可控水平,实现进口替代。未来产业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实现引领未来发展的抓手。
       总体来看,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而言的,它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强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特征表现为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抓手,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同时提高国产化渗透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新型工业化与产业新机遇:传统、新兴与未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大国竞争和博弈日益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我国工业总体上仍然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隐患增多。但也要看到,我国物质技术基础雄厚,市场规模巨大,人力资源丰富,创业创新活,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
       从目标来看,我国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现在既是我国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冲刺阶段,也是科技和产业突破创新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以新兴产业举例,新能源电动车是我国新兴产业中典型的优势行业之一,电动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出海是未来发展重心。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比重超过60%。
       同时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以智能底盘、智能座舱、AI赋能、电驱动、电子电气架构、充换电及储能等为代表的整车及关键核心技术日新月异、产品不断迭代,并加速在智能电动汽车上搭载应用,相关领域技术和产业链条正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深圳抢抓汽车产业重构机遇,结合原有的电子产业优势,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深圳经济增长新支柱。当前,深圳已超越上海、西安,摘得全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桂冠。据第一财经推算,按照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104.2%),可以测算其全年产量约为178.6万辆,超出第二名上海约50万辆。
       工业互联网是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又一重要领域。近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到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调研时指出,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量。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统筹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五大功能体系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再上新台阶,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
       目前,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实现了工业大类全覆盖,全国已建成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万家。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8000个,形成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无人智能巡检等20个典型场景。但也要看到,工业互联网市场仍处于较为碎片化的状态,行业集中度仍偏低。由于各行业需求差异较大,厂商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业务规模化受到一定限制,收入也较难形成显著差距。
       此外,工业软件、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半导体、新材料、医疗器械、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都将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实现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同时,那些具备技术创新优势、绿色低碳发展潜力的未来产业也将成为新型工业化的突破点,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元宇宙、智能驾驶、卫星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也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南山所认为,要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需要我们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同时,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政策引导、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此外,还要注重绿色发展,推动工业经济与生态环保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不可或缺的一环。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