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南山所情报码头 | 金融监管总局密集出台金融政策;深圳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三个方案

       南山所整理发现,202533-39日期间,国家最新政策动态方面,3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金融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联合发布《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金融监管总局近期组织开展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工作;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
       深圳最新产业动态方面,2025年深圳市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个工作方案正式发布;深圳国资国企开放人工智能等百个应用场景;《支持前海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6)》正式发布;《前海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2025年行动方案》印发实施;深圳2024年新设经营主体民营经济占98.78%;宝安区成立深圳首家民营经济(企业)服务中心。
       以下为近期动态摘要,南山所带您一起回顾!

01

国内最新政策动态



1、全国两会召开,2025年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
       内容摘要: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国新办举行吹风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发布链接:https://www.gov.cn/lianbo/fabu/202503/content_7010761.htm
2、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
       内容摘要:3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联合发布了《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四川省、深圳市、宁波市将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到2027年,试点地区要基本建成服务便捷高效、信息共享畅通、体制机制完备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结合各地实际构建各具创新特色、运行良好高效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体系,总体形成知识产权、产业、金融良性互动的工作局面。此次《方案》包含了推进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办理便捷高效、加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升级、健全知识产权交易机制、完善知识产权金融协作机制5方面共14项重点任务。
       发布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3/content_7010805.htm
3、金融监管总局试点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
       内容摘要:金融监管总局近期组织开展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工作。据介绍,金融监管总局深入调研科技企业融资堵点痛点,聚焦科技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试点适度放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部分条款,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对于“控股型”并购,试点将贷款占企业并购交易额“不应高于60%”放宽至“不应高于80%”,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七年”放宽至“一般不超过十年”。试点城市应科技优势资源集中、研发投入强度较大、并购交易和股权投资市场活跃,具体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济南市、武汉市、长沙市、广州市、成都市、西安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和苏州市等18个城市,涵盖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3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武汉、成渝、西安3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发布链接: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503/content_7010782.htm
4、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
       内容摘要:3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优化完善试点政策。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将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等18个城市,并纳入稳经济增长一揽子增量措施抓好落实,指导大型商业银行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推动试点落地见效。目前已实现18个城市签约全覆盖,签约金额超过3500亿元,取得积极成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扩大试点:一是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二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三是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发布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3/content_7010647.htm

02

深圳最新产业动态



1、深圳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三个方案
       内容摘要:3月2日,2025年深圳市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个工作方案正式发布。《2025年深圳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了28条重点任务,主要突出以人工智能赋能服务创新,促进政府服务效率变革、模式变革,着力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服务体系,打造更适宜企业发展的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具有三大突出特点,一是更加突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二是更加突出做好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服务,加快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铺天盖地的格局;三是更加突出应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营商环境赋能,全面提升个人工作生活的品质化便利化水平,提高企业投资贸易的自由化高效化水平。
       发布链接:https://www.sz.gov.cn/cn/xxgk/zfxxgj/zwdt/content/post_12052121.html
2、深圳国资国企开放人工智能等百个应用场景
       内容摘要:3月4日,“深圳国资国企百个应用场景首批发布及签约仪式”在深圳机场交通中心举办,28家市属国企与40余家科技企业深度联动,共同见证20个应用场景集中签约、30个应用场景首批发布。发布会上,市国资委发布了15家市属企业的3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这些场景涵盖交通、能源、建筑、民生等多个领域。签约仪式上,20个成熟度高的应用场景成功签约。投控公司、能源集团、地铁集团、燃气集团、环水集团与华为、腾讯、南方电网等行业巨头,在“智慧会议合作”“数智化助力新能源无人值守场景建设”“基于气象大模型的功率预测系统研发”“AI+智能管网巡查巡检”“AI+无人化场站”“城市水务全场景视觉AI分析”等项目签订协议。
       发布链接:https://www.sz.gov.cn/cn/xxgk/zfxxgj/zwdt/content/post_12056183.html
3、深圳发布支持前海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内容摘要:2月28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关于支持前海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6)》(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明确将进一步支持前海建立健全以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为重点的政策体系,深化与香港金融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深港金融服务业的开放与联通。
       发布链接:https://www.sz.gov.cn/cn/xxgk/zfxxgj/zwdt/content/post_12051735.html
4、《前海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2025年行动方案》印发实施
       内容摘要:近日,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前海管理局印发实施《前海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2025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便利香港居民生活就业,推进民生领域一体化融通”“促进各类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推进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加强与香港产业协同联动,推进深港市场一体化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23项重点任务,力争推动香港居民在前海就业生活更加便利,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强化,市场一体化进程显著推进,协同协调发展模式更加完善,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更为紧密,一批标志性、带动效应强的项目加速落地。
       发布链接:https://www.sz.gov.cn/cn/xxgk/zfxxgj/zwdt/content/post_12052155.html
5、深圳2024年新设经营主体民营经济占98.78%
       内容摘要: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我市去年共培育“名特优新”个体户1.44万户,居全省第一;累计“个转企”1.1万户,提前一年半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全市当年新设经营主体中,民营经济主体占98.78%。
       发布链接:https://www.sz.gov.cn/cn/xxgk/zfxxgj/zwdt/content/post_12051872.html
6、宝安区成立深圳首家民营经济(企业)服务中心
       内容摘要:2月28日,宝安区民营经济(企业)服务中心暨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揭牌,这是全市各区首家民营经济(企业)服务中心。据了解,宝安将在宝安区企业服务中心和10个街道分别成立民营经济(企业)服务中心,主要职责包括六个方面:一是体系建设,将民营企业服务纳入“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二是应急护航,建立民营企业紧急事态救助机制,快速响应突发诉求;三是暖心服务,为企业家、企业员工提供专属权益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四是成长加速,深入推进民营企业梯度培育;五是数字赋能,迭代升级企业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服务资源高效集成;六是资源对接,持续举办供需、空间、融资等对接活动,推广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
       发布链接:https://www.sz.gov.cn/cn/xxgk/zfxxgj/zwdt/content/post_12051868.html
以上内容来自国务院及各政府官网

南山科技事务所整理发布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