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诞生背后与新质生产力思考
编者按:《黑神话:悟空》如同飓风般的热潮还在不断延伸,早已突破游戏圈层传递到各行各业,多个相关概念股也连日走高。
8月20日,被誉为“国内首部3A大作”的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历时7年终在全球同步上线,瞬时成为业界焦点。
狂热市场反响背后,成因其一便是3A游戏因开发投入大、周期长以及回报周期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国内市场十分稀缺。《黑神话:悟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在收益和口碑上皆取得可观成绩。
截至上线当晚,Steam游戏平台数据显示,《黑神话:悟空》实时在线人数峰值突破220万人,位列平台历史第二位,也成为前十中唯一的国产游戏。另据统计,《黑神话:悟空》总销量超过450万份,总销售额超过15亿元[i]。
成因之二,《黑神话:悟空》可看作是“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不仅因其是国内首个3A游戏产品,更在于其背后代表的游戏产业生产要素的革新、推动行业变革的潜力以及助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玩家对国产3A游戏的渴望早已到达巅峰。《黑神话:悟空》如同一场久盼的甘霖,更承载了国内玩家对国产3A游戏产业的期盼。
什么是3A游戏?为何国内稀缺?《黑神话:悟空》背后的公司都做了什么?该游戏作品与新质生产力又有怎样的关系?本文将做系列探讨。
“3A”概念起源于美国,往往代表着游戏行业的最高制作标准。
业界目前尚未统一概念。有解释为“A lot of money”(大量金钱)、“A lot of resources”(大量资源)以及“A lot of time”(大量时间),还有解释为“A grade quality”(高质量)、“A level in”(高投入)、“A grade sales”(高销量)。
媒体总结为,3A游戏是指研发周期长、资源投入大的高质量游戏产品。这类游戏通常拥有庞大的世界观、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剧情,以早前的《使命召唤》、《刺客信条》、《巫师》系列游戏项目等为代表。
以《黑神话:悟空》为例,据制作人冯骥此前透露,该游戏每小时开发成本约为1500万元至2000万元。团队预估整体游戏时长15个小时以上,而实际时长是这个时间的1.5倍以上。按此预估,加上前期和后期制作,总成本估计达4-5亿元。
口碑方面,该游戏上线后,在Steam平台获得96%好评,IGN(Imagine Games Network,全球规模最大的游戏娱乐媒体)和Game Spot(世界IT资讯媒体巨头CNET国际集团旗下的专业游戏资讯站点)两大权威媒体分别给予8分评价(最高10分)。
效益方面,该游戏上线当日销售额已超过15亿元。另有分析师预估,按照目前的销售成绩,《黑神话:悟空》未来或将卖到800万份左右。按照每份268元的价格计算,该游戏最终销售额将超过20亿元。
据此,《黑神话:悟空》被公认为中国第一款3A游戏。
因3A游戏门槛较高,国际上获公认的3A作品平均每年只有两三款,大都由Ubisoft、Rockstar、FromSoftware等海外厂商包办。据业内评价,中国最接近3A标准的是2020年由米哈游公司开发的《原神》游戏产品,但视觉效果仍未满足玩家对3A游戏的要求。
3A游戏在国内为何稀缺?探究其背后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政策影响需求侧。2000年至2014年间,国家层面开展针对国内游戏机市场的治理工作,国内玩家对主机游戏的需求进入长达十五年的“压抑期”。
2.市场导向供应侧。因政策影响,国内游戏市场一段时间内长期偏向网络游戏和移动游戏,由此形成的用户消费习惯更倾向免费游戏加内购的模式,而对于需要付费购买的高质量单机游戏接受度较低。
3.资本偏好周期快。网络游戏和移动端游戏又因其较低的成本和较快的回报周期,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而买断制的单机游戏盈利能力很难和持续盈利的网游、手游相提并论。
4.人才、技术仍然稀缺。高质量3A游戏的制作往往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国内游戏行业起步较晚,在技术与人才积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另外游戏开发者可能会被移动游戏或网络游戏中更快速的盈利模式吸引。
5.知识产权保护尚待完善。国内知识产权市场的建立尚处于初级阶段,法律保护的不足、侵权纠纷的多发、法律适用的困难以及补充保护机制的缺失等因素共同导致了正版游戏难以获得足够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高质量游戏的开发。
近年来,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游戏市场的成熟,我国游戏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但3A产品的缺失一直是我国游戏行业的短板。
实际上,《黑神话:悟空》所属的单机游戏(客户端游戏)市场份额仅占国内市场两成,上升空间极具潜力。
根据游戏工委发布的《2024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72.67亿元,移动游戏占国内游戏市场实销收入的73.01%,居主导地位;客户端游戏占比持续升高,为22.93%[ii]。
《黑神话:悟空》打破国内3A游戏困局后,有机会刺激中国游戏业界开发更多面向世界的高水平作品。
《黑神话:悟空》的诞生,是“深圳孵化”+“杭州培育”的共同结果。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这款国产3A游戏的立项与前期筹备开发均在深圳进行。2014年,《黑神话:悟空》联合创始人冯骥、杨奇及其核心团队,在深圳南山正式组建“游戏科学”,开启创业之路。2018年,冯骥瞄准中国单机游戏市场并迅速组建项目团队,开始筹备《黑神话:悟空》。
《黑神话:悟空》初创团队全部来自深圳腾讯,平均从业经验13年,合作时间超10年,参与过红极一时网游项目《斗战神》。2021年3月,腾讯通过增资,获得了游戏科学公司5%的股权。
此次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游戏科学希望腾讯在虚幻引擎技术上提供支持。为确保《黑神话:悟空》在各硬件平台上拥有高质量表现,游戏科学选择虚幻引擎5开发。腾讯自2012年投资“虚幻”引擎开发商Epic Games后,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经验,能够为其提供技术帮助。
另外,腾讯入股的前提之一是,遵循“不干预经营决策、不抢占项目主导权、不寻求发行运营”的“三不”原则,确保游戏科学在自主性上不受影响。
深圳团队“赚钱”,杭州团队“拓荒”。
2018年2月,游科团队决定分兵作战,深圳团队则负责手游开发,而杭州游科则专注于《黑神话:悟空》,前者的利润为后者补充开发资金。
《黑神话:悟空》亦在杭州获得了多方面的支持。
政策支持方面,2005年至今,杭州迭代推出了六轮动漫游戏产业政策,鼓励原创、扶持精品。《黑神话:悟空》项目入选2022年度杭州市动漫游戏专项资金支持的40个优质项目之一。
文化资源方面,《黑神话:悟空》团队入驻的杭州艺创小镇,地处之江文化产业带的核心区,与中国美院相邻(《黑神话:悟空》联合创始人之一曾就读于中国美院),早期小镇创业者多从美院毕业,政策引导加之校友链接,文化产业基础深厚。其中,象山艺术公社由西湖区政府和中国美术学院历时3年规划、设计、建设而成,是之江文化产业带的重点项目,欲打造成为“数字文化产业高地、文化艺术国际交流窗口和艺术生活文化消费街区”。
生活环境方面,杭州以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对中外游戏开发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为其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离不开的是团队长期以来的专业积淀、对《西游记》题材的深入挖掘以及对市场和用户认知的深刻理解。
从《黑神话:悟空》游戏本身来看,不仅在游戏界引起了轰动,更可以看作是“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例证。
1.高端技术革命性突破。
作为国产首款3A游戏产品,游戏科学团队在开发过程中创新研发和采取高端技术应用,不断研发新技术以满足游戏的高品质要求。《黑神话:悟空》采用了虚幻5引擎和光线追踪等技术,游戏中的光影、材质、贴图、毛发、人物建模、场景复杂度等部分精细程度极高,为玩家提供了接近电影级别的视觉体验。
2.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黑神话:悟空》将游戏元素与文化、人才、科技等元素结合与创新产生了全新价值。游戏科学团队实现了众多游戏开发领域的专业人才和资源整合,他们不仅在游戏设计、美术、程序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还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游戏以《西游记》为背景,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了文化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创新配置。
3.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黑神话:悟空》推动了中国游戏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它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游戏市场的竞争力,还促进了游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从游戏开发到发行、运营,再到周边产品的开发和销售都将受益。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正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具体表现。游戏科学团队在开发过程中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创新成果,也将为中国游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 经济与社会效益明显。
《黑神话:悟空》上线首日总销售额超过15亿元,此外凭着游戏销售额连同周边产业至少可望创造数百亿元产值。不仅为开发团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中国游戏产业的整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游戏这一载体,中国故事和传统文化得以以全新的形式呈现给全球玩家,一方面带动了相关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客流量,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及对外输出,甚至有可能成为全球文化输出范本,正是新质生产力所追求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具体体现。
如此看来,《黑神话:悟空》最大的贡献不一定是证明了中国游戏行业的力量,而是证明了新质生产力在各行各业中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