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制造业巨头到新兴科技独角兽,从传统消费品到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的案例不断涌现。 中非合作近日升温。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从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贸易额从105亿美元增至2821亿美元。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历史峰值2821亿美元,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对非出口同比大幅增长291%、109%、57%。 在中非持续友好合作的背景下,更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了非洲。非洲当下市场环境如何?中企出海非洲企业有哪些新机会? 另外,洞悉中国企业长达40年出海历史,每一轮潮起特点如何?新生代出海企业又面临怎样的不同挑战?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又该如何应对?现阶段还有哪些误区?本文将做系列讨论。 第一次出海潮(1979-九十年代):尝试阶段,进出口和利用外资为主 背景:改革开放后,1979年国务院颁布15项改革措施,允许出国办企业,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由此兴起。 特点:企业发展的重点是从如何按政府指令生产转向按市场需求变动状况进行生产和经营。在对外开放方面,企业重点是扩大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自发状态,仅部分与贸易相关的企业得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批准,投资主体是少数中央直属大型外贸企业。 第二次出海潮(2001-2013):“世界工厂”,嵌入全球产业链 背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企业获得更广阔国际市场。 特点:中国企业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和制造能力,以产品出口、OEM/ODM代工形式进入全球产业链的生产环节,迅速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获取经济利润的同时,获得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后续的品牌建设和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第三次出海潮(2013-2020):资本外拓,“产品出海”转变为“产业出海” 背景:“一带一路”等政策提出,中国企业开始在基建和工程领域大规模出海。 特点:中国企业优势在于完成资本积累,不再满足于做“全球代工厂”,跨国并购成为出海主要形式,出海目的是获取核心能力,实现生产成本最小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国际化形象塑造。 第四次出海潮(当前):产能扩张,技术和商业模式输出 背景:以跨境物流、电商、新能源为排头兵的新一轮技术比较优势所引爆的产能外溢。 特点: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催生产业集聚和产能扩张,中国企业优势在于充分市场竞争中迭代出来的核心技术、供应链管理能力、商业模式,出海拓展国际市场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必选项”。 非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独立初期,20世纪80、90年代非洲经济转型期和21世纪非洲快速发展时期。非洲的独特性和发展潜力使其成为中企出海的重要目的地。 非洲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根据非洲开发银行发布的非洲经济状况报告,2023年以来,在非洲54个国家中,2023年有18个国家的 GDP 增长率超过5%。 另据非2024年非洲经济展望预测,2024年非洲经济增速将回升至3.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2%,在此基础上,2025年非洲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升至4.3%①。 同时,非洲也正在积极承接欧洲政治冲突导致的溢出效应,后续经济整体将呈现出一定增长韧性。 有分析认为,非洲将开启工业化新阶段,并有潜力将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非洲是世界人口第二大洲,2023 年非洲的人口数量已达到 14 亿,占全球人口的18%,并且还在以年增长率约为2.4%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非洲大陆的人口将达到近25亿。而且非洲人口结构中年轻人比例高,30岁以下人口比例高达70%,将成为推动内需增长的主要力量。 与之相对的,是众多未被充分满足的市场需求。当前,非洲的生产力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农业、轻工业等领域难以自主生产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粮食和生活用品等关键物资。 以服装为例,据STATISTA报告,2024 年非洲服装市场营收将达到 705.8 亿美元。2024至2028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5.16%②。另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非洲鞋服进口总额高达310亿美元③。 由于基础设施不足、技术资金短缺、政策缺乏连贯性等原因,尽管非洲拥有丰富的原材料,许多国家仍然停留在初级产品的出口阶段。 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强。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矿产、农业资源等,而中国则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实力。此外,随着非洲城市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新兴的市场需求,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非洲因此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目光。 近年来,非洲多国政府为吸引外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涉及税收优惠、土地优惠、投资保护等多个方面,显著改善了非洲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外资流入。 投资非洲之所以越来越热,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中非之间长期友好的政治与外交关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友好关系为双边的投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政治互信加深。此外,中非合作论坛(FOCAC)等机制的存在,为双方提供了定期交流与合作的机会。相对稳定的外交关系降低了政治风险,使得非洲成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适的战略,以确保在海外市场成功经营。而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全球经营挑战也各不相同。
企业在出海的第一阶段,特别是当企业开始注重知识产权积累时,出海面临的首要挑战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维权。 在海外市场上,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保护力度及执行效率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知识产权的认定标准、侵权处罚力度不同,增加了企业在海外维权的复杂性和成本。 因此,企业在出海初期需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确保技术创新成果得到合法有效的保护。 随着企业进入成长期,业务规模扩大,合规经营成为出海过程中的重要挑战。 企业不仅要遵守国内的法律法规,还需深入了解并遵循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监管要求。 合规经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税务合规、劳工权益保护、环境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企业需建立全面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规要求复杂多变,企业需持续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避免因违规经营导致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此外,合规经营还要求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员工的合规意识,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受合规问题的制约。 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市场地位稳固,品牌知名度提升,反不正当竞争成为出海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这一阶段,企业可能遭遇来自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仿冒产品、虚假宣传、恶意挖角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还可能对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为应对这一挑战,企业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打击侵权行为;同时,建立健全的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此外,企业还需加强国际合作,与海外执法机构建立良好关系,共同打击跨国不正当竞争行为。 通过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市场策略和管理措施,企业可以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在全球化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各有侧重,但都需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合规经营以及反不正当竞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游刃有余。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步伐的加快,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逐渐显现出来。这些误区可能导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决策失误,影响其长远发展。以下是当前阶段下中企出海常见的三个认识误区: 误区描述:部分企业认为,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原材料优势,便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但是这种生产思维忽略了全球化背景下,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低成本不再是唯一的制胜法宝。 实际情况:随着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和技术的进步,仅仅依靠低成本已经无法满足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创新和服务的要求。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越来越成为决定性因素。如果中国企业仅依赖低成本战略,而不注重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将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解决方案:中国企业应当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营销,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从生产思维向市场思维转变尤为关键。 误区描述:部分企业认为,只要产品质量好,就能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这种观点忽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以及本地化策略的重要性。 实际情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进行本地化调整,就很难真正融入当地市场。例如,产品的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售后服务等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文化甚至宗教特点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解决方案:中国企业应当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偏好和行为习惯,制定有针对性的本地化策略。这包括调整产品设计、改进营销手段、提供符合当地标准的服务等,以增强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误区描述:部分企业认为,只要能赚取利润,合规经营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种观点忽视了合规经营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实际情况: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对于企业的合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环境保护、劳工权益还是反腐败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企业不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不仅会面临罚款甚至退出市场的风险,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影响其长期发展。 解决方案:中国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在所有业务活动中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全员的合规意识,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按照公司的合规准则行事。通过合规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篇幅有限,更多详细内容欢迎联系我们)
*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①https://news.cctv.com/2024/08/29/ARTIlFnFFReI4YiVBeorJlGo240829.shtml,非洲经济保持发展韧性(国际视点)② https://news.hexun.com/2024-07-11/213515600.html,聚焦非洲市场商机,第八届INTEX南非国际纺织展9月24-26日约翰内斯堡举办③https://www.sohu.com/a/807664201_121924581,非洲:揭开14亿人市场的旅行与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