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英国吸引世界顶级AI牛人,秘密有哪些?

        编者按:人工智能竞争根本在于人工智能人才的竞争。人工智能人才作为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资源,不少国家均在出台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政策框架中对人才培养发展作了专门规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工智能人才”“怎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逐渐成为各国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南山所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将以英国等人工智能人才基础较好的国家为主要研究标的,从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高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设计、加强产学研协同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等维度出发,总结分析其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发展方面的创新政策与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带动全产业链加强人才培养。
        英国为了巩固全球科技大国的地位,2023年3月发布《英国科技框架》,该框架明确了2030年前重点发展的五大关键技术领域,即人工智能、生物工程、未来电信、半导体、量子技术(见表1)。

表1  2023-2030年英国重点发展的五大关键技术

       这五大技术是根据八项标准从50余项技术中识别出来的,八项标准包括环境可持续性、健康生命科学、数字经济、国防与安全、国际对标、基础性、市场潜力、威胁与韧性。同时,该框架也强调考虑到长期规划需要,该技术清单变动的可能性不大,但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仍将每年开展一次审查,确保英国与时俱进,持续获得全球竞争优势。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英国拥有强大的学术研究文化、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极具活力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实力突出的一系列技术集群,已初步形成以伦敦、剑桥、爱丁堡等高校集中城市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欧洲人工智能公司最为集聚的国家,英国人工智能公司占欧洲人工智能公司总数的1/3;英国还是人工智能毕业生的首选全球目的地,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比例几乎居世界首位。
        基于此,南山所对英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发展政策举措作进一步梳理分析:
        1.重视人才培养环境建设,通过研发投资、资金扶持以及便利签证等措施支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一是不断升级政策吸引人工智能人才。英国设置激励人工智能创新的人工智能专项图灵研究奖,并在持续增加奖励名额,力争吸引并留下更多的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同时加大了面向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相关学科与专业学生的奖学金发放力度。2023年10月31日英国政府还宣布了一项1.18亿英镑的人工智能技能人才计划,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研究者来到英国学习和工作,包含百万英镑人才计划、“支持隐形天才”(BIG)奖学金试点计划等(见表2)。

表2  英国政府最新的AI人才计

       二是创新招揽人工智能人才的签证体系。一方面,围绕现有的高技能签证系统(包括全球人才、创业/创新者、高潜力个人、毕业生等),改善和简化签证条件、面试和审查流程并扩大引进人员规模,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的研究人员来英留学工作。另一方面,计划推出新的人工智能研究者签证类型,鼓励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来英国参加实习和培训,拓宽有才华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个人在英国工作等途径(见表3)。
 

表3  英国现有的人才签证体系对比


       三是持续加大经费投入支持英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优化人才环境。2023年4月英国政府划拨1亿英镑投资资金,成立了根基模型①工作组(2023年9月更名为前沿人工智能工作组),通过指派科技企业家和投资人Ian Hogarth担任工作组组长等创新方式,开展根基模型投资和公共服务采购等活动,以推动根基模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英国政府率先开放数据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提供“原料”,出台的《产业战略:人工智能领域行动》对改进数据基础设施、发布更高质量的公共数据、开发公平安全的数据共享框架等加以明确规定,以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为例,英国建立了一个涉及50万人的生物样本库,数据的精度和严谨使其得以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原料”。
        另外,在人工智能专家库建设发展方面,英国政府职业服务局还会定期发布人工智能专家和数据科学专家简介,让国内各行各业有机会了解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寻求其为本行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
       2.注重发挥学校人才培养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全周期全链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注重推进中小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英国教育部教育标准办公室定期对地方与学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并以此为据选择“教育投资区域”与“需要改进的学校”对其进行教育改进。其中,面向弱势区域与弱势学校的创新改进举措包括:借助学院式信托制由专业改进团队介入为学校提供专门的、持续的改进指导;设置专项资金帮助学校留住优势科目的优秀教师;英国政府还启动“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保障计划,确保在2025年之前让英国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定期参加俱乐部、校外探究等实践活动。
        ——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实施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十年规划,持续扩大现有的“高级人工智能技能培养计划”规模并坚持10年,政府投资需增加到目前的5-10倍,该计划包括吸引世界一流人才的图灵研究奖学金项目②,以及跨学科的人工智能相关博士、行业领导的人工智能硕士和7级学徒计划等。同步实施研究生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转换课程计划,建立2500个支持发展新技能或再培训的场所,确保研究生毕业时均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基础。目前,英国有26所大学在本科阶段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超过30所大学开设人工智能研究生课程。
        ——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一是推行“终身贷款权利”计划等革命性举措,英国议会通过了《终身学习(高等教育费用限制)法案》,并推出“终身贷款权利”计划(Lifetime Loan Entitlement,LLE)③,通过为个人提供贷款,引入更加灵活的学习系统,使成年人能够在整个工作生涯中获得培训和提高技能的机会。二是将人工智能技能纳入国家从业技能训练计划,鼓励企业开办技能训练营,通过技能训练营进行分领域分业务的人工智能技能培训,并特别关注“软件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和科学家”等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三是加大对国家计算机教育中心与人工智能在线学院的建设支持力度,让人工智能教育尽可能惠及全民,为人工智能从业者的职业成长提供持续指导。四是将营业税减免范围从研究、开发和创新投资,扩大到特定形式的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再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投资。
        此外,英国政府始终将高水平人工智能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关键举措,自2019年起启动实施“新教师职业框架计划”,每年投入1.3亿英镑用于该框架的执行,为新入职教师提供2年的系统培训与教学支持。
       3.注重以学带产、产学研合作育人,“2+5+N”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发展生态已初步形成
        “以学带产”、产学研协同培养也是英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政策的重点。如,英国通过建设国家级阿兰·图灵研究所等,在跨行业促进人工智能研究、吸引全球高技能人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发展至今,整个英国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发展已形成了鲜明的“2+5+N”模式,其中“2”是指艾伦·图灵研究所和EPSRC(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人工智能研究所。前者是英国国家数据科学研究所,被英国政府定义为在整个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是全国人工智能的核心。而EPSRC则秉承人工智能优先原则,大量提供人工智能人才需要的研究经费和系统性支持。“5”是指在这两大机构周围,围绕着全英最好的五所大学——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华威大学,各自培养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领域优势和人才培养项目。“N”是指英国还存在大量的机构,帮助孵化大量早期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或者提供退出途径,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注释:
       ①注:根基模型是一种基于海量数据训练而成的人工智能系统。
       ②注:该项目是英国政府与高校合作、大力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签证便利、技术移民、全额奖学金等方式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研发人才前往英国。
       ③注:“终身贷款权利”计划是英国政府针对18岁后教育的改革举措之一,旨在支持更多人参加高质量课程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需求,提升工作胜任力。从2025年开始,“终身贷款权利”计划将向贷款者个人账户发放37,000英镑,其价值约等于4年18岁以后教育的学费,供其在工作生涯中灵活支付各类学位或高级技术资格课程的费用。学生能够随时查看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剩余资金,并获取可参加课程的信息。通过贷款,“终身贷款权利”计划能够鼓励更多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来自不同背景的学习者获得多种学习和培训机会。该法案的提出也意味着从2025年开始,大学和学院将引入“课程年”的概念代替“学年”,并采用新的计费方式——以学分为标准对课程和模块收取费用,在支持更具灵活性的学习模式同时,合理收取课程费用。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