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南山所情报码头 | 国务院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工信等四部门印发《新产业标准化实施方案》(产业集群专题二十七)

        南山所整理发现,8月21日-27日期间,在产业集群方面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高端制造装备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较为活跃。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集群方面,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等。
       重点监测城市方面,北京市规划“一南一北”机器人产业园,川渝将打造成渝地区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上海市发布两项5G标准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湖南省印发《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近期,国家层面及全国重点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动态有哪些?南山所带您一起回顾!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集群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内容摘要: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全局。要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要着眼医药研发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给予全链条支持,鼓励和引导龙头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要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大保护力度,维护中医药发展安全。要高度重视国产医疗装备的推广应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促进国产医疗装备迭代升级。要加大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一批医疗装备领域领军人才。会议指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要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推进建设,确保住房建设质量,同时注重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
发布日期:8月25日
发布链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8/content_6900133.htm

高端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
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
内容摘要: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通过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引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创新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产业是指应用新技术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标准化在推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方案以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和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为目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方案提出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三步走”目标。其中,到2025年,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加快形成。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以上,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更加高效。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0项以上,培育先进团体标准300项以上,以标准指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方案根据新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准化需求,分解设置了建体系、强能力、抓新兴、谋未来、拓空间五项主要任务。特别提出全面推进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明确重点标准研制方向,并以专栏形式细化分解标准研制重点。
发布日期:8月23日
发布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8/content_6899527.htm

北京市
规划“一南一北”机器人产业园
内容摘要:日前举行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与科创融合发展论坛”透露,北京市正在规划建设25万平方米的亦庄机器人产业园、30万平方米的昌平机器人产业园。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477亿美元。我国现有机器人相关企业已超34万家,初步形成了产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及上下游生态链。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起步早、创新资源集中,已经形成了一批突破性的前沿技术成果和产品,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创业团队。日前发布的《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实行“产品创新和场景示范双驱动,生态优化和产业协同共联动”,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北京样板”。在打造产业生态方面,北京正在规划建设25万平方米的亦庄机器人产业园、30万平方米的昌平机器人产业园,两园在京“一南一北”落地,将支撑起本市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对“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标杆工厂将予以奖励,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项目也将给予贴息支持。在京津冀产业协同上,北京市将对首次纳入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零部件配套的京津冀企业,按不超过实际履约金额的5%予以奖励,最高3000万元。
发布日期:8月23日
发布链接: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308/t20230822_3227447.html

四川省
川渝将打造成渝地区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内容摘要:8月22日,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四川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在会上介绍,四川将显示产业作为支撑电子信息提质倍增的首抓产业,围绕国家任务、四川省的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1+4”的发展举措:聚焦成渝地区打造世界级显示产业集群这一目标开展协同,突出重点发展方向、重点能力建设、重点技术创新和重点生态打造。成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规模约占全球的15.2%,是建设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的重要支撑,在成渝协作框架下,两地共同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川渝新型显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方案》共同推动两地新型显示产业协同配套发展。今年还将共同发布《成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蓝皮书》,出台《推动成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共建重点产品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发挥成渝地区全国最大的AMOLED面板和无屏显示生产基地优势,加强新型显示产业链合作,打通产业、人才需求供给渠道。进一步完善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统筹机制,依托京东方、惠科、康佳、极米等企业,提升4K/8K超高清面板、激光显示等高端产品技术水平,加快实现涵盖面板、核心材料及零部件、基础装备、终端生产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世界级显示产业集群。
发布日期:8月23日
发布链接:https://jxt.sc.gov.cn/scjxt/gzdt/2023/8/23/4c7cfbe834f44f0d80bb7d41fac67c43.shtml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上海市
发布两项5G标准 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
内容摘要:日前,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上海移动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组织20余家标准起草单位共同参与编写的《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规划建设和验收要求》和《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性能要求》两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施行。这是国内首部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性能和建设验收标准,填补了国内外相应标准的空白,为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标准基础。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本次团标的发布,不仅是两项标准编制的终点,更是5G车联网标准化的起点。目前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已明确根据两项5G车联网标准高质量建设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车联专网。
发布日期:8月27日
发布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30827/c8b7cfc6bf5c4d8cb825d52efe130f0c.html

湖南省
印发《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内容摘要:近日,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在引导产业差异化布局方面,《计划》提出,长沙——持续提升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国家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力争产值过两千亿元;加快推动先进储能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争创国家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音视频产业集群,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株洲——推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跃升;发展壮大中小航空发动机国家级产业集群,力争产值过千亿元;积极争取先进硬质材料及工具、先进陶瓷等产业创建国家级产业集群,加快北斗应用、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高分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湘潭——推动精品钢材及新材料、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产业创建国家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能源装备、海洋装备、军工等特色产业。
发布日期:8月24日
发布链接:http://www.hunan.gov.cn/hnszf/hnyw/sy/hnyw1/202308/t20230824_29466719.html

上海市
《电动汽车与分布式储能系统发展报告》白皮书在沪发布
内容摘要:26日,《电动汽车与分布式储能系统发展报告》白皮书在上海发布。它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研究编撰,聚焦电动汽车与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发展,深度分析轻量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换电模式,对城市新能源发展的作用。面对供需之间的矛盾,白皮书聚焦正在兴起的“标准化小电池慢充换电”模式,评估其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减排效能。以成都贵阳模式为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鹰明智通以“充储换”一体化为特色,采用智能化、轻量化的小电池,支持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分布式储能的需求,通过自建私有云采集传输车辆运行数据,并进行电池的全生命周期集中管理。针对充换电模式的进一步推广,白皮书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比如,围绕商业模式创新,白皮书提出推动汽车企业、电池企业、能源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组建“电池银行”;鼓励换电新能源汽车信贷及保险创新,支持探索开展裸车(不含电池)消费信贷业务,鼓励保险公司研究开发换电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等。
发布日期:8月27日
发布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30827/5dc9740b0e8743f4be4ed7690031ca5c.html


以上内容来自国务院及各政府官网
南山科技事务所整理发布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