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南山所情报码头(产业集群系列专题二十一) |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举办;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

       南山所整理发现,6月26日-7月9日期间,在产业集群方面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制造装备等产业较为活跃。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方面,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举办,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举办,上海发布《浦东新区产业数字化跃升计划(GID)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


        重点监测城市方面,北京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共同制定印发《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


        近期,国家层面及全国重点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动态有哪些?南山所带您一起回顾!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举办

内容摘要:7月4日,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在大会上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达284.4万个,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超20.5亿户,IPv6地址资源总量位居全球第一,算力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步伐持续加快。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9.4%,全国6.2万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累计培育出1700余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使数字经济更好赋能实体、服务社会、造福百姓。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垂直行业、信息消费、社会民生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形成重点领域创新应用示范标杆。增强数字发展动能,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培育经济新引擎。

发布日期:7月5日

发布链接:https://www.miit.gov.cn/xwdt/gxdt/ldhd/art/2023/art_0d7ca3322ddb41b28dfa4af800630ddc.html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举办

内容摘要: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智能芯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超算、智算、云算协同发力,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已建成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有力推动了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徐晓兰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主线,加快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研究制定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引导各界集聚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攻关力度,加快推进软硬件适配,构建从智能芯片到算法框架到大模型的全栈式产业链。坚持需求牵引,以制造业为重点,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重大应用场景。打造生态主导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开源社区建设,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加强人工智能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建设生成未来的智联世界。

发布日期:7月6日

发布链接:https://www.miit.gov.cn/xwdt/gxdt/ldhd/art/2023/art_a145c1414efa48cf84525f16f58690a3.html


上海市

印发《浦东新区产业数字化跃升计划(GID)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内容摘要:8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召开的“引领未来,赋能焕新”——2023浦东论坛上,浦东新区发布2023年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十大创新技术。同时,《浦东新区产业数字化跃升计划(GID)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进一步强化了浦东新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此次发布的人工智能十大创新技术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计算、元宇宙、智能科学、智能网联车、智能制造等,覆盖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各大重点领域。其中,晶泰科技基于类GPT技术自主开发了全球首个在真实药物研发管线中全场景落地的大分子药物生成式AI模型——ProteinGPT2.0,在抗体发现、抗体工程、抗原设计、蛋白从头设计等多个场景中表现优异,并在高通量自动化实验集群支持下飞速迭代。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浦东将重点聚焦制造、金融、航运、商贸、农业等产业领域,培育30家“GID链主”企业,打造10个数字化平台,建设100家智能工厂,汇聚100家有影响力的数字化服务商,带动10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会上还发布了首批“GID链主”名单,分别是:中国商飞、宝信软件、沪东中华、延锋国际、中微半导体、诺基亚贝尔、清美集团、微创医疗。

发布日期:7月9日

发布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30709/d85db86307a94765807918b5f834ff79.html


北京市

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内容摘要:近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将实现大幅提升,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万人机器人拥有量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北京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预计达到300亿元以上,将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撑。行动方案指出,北京将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发挥整机企业链主牵引作用,打通创新链条,增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基础支撑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稳链、补链和强链。

发布日期:6月29日

发布链接:http://kw.beijing.gov.cn/art/2023/6/29/art_2384_27944.html


高端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13% 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超20万亿元

内容摘要: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产业集群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5家,2022年集群产值超20万亿元。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6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284万个,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0个。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近4000家。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2022年,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44.3万套,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过50%。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清洁能源装备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680万辆以上,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已占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1/4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理念,鼓励支持政产学研各层面的国际交流合作。中国和东盟在新兴产业领域互补性强,企业间交流合作意愿强烈,近年来数字经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推进一批高水平项目,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一步,将加强政策对接,营造新兴产业发展良好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促进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坚持开放包容,探索协同发展新模式;推进能力建设,夯实新兴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新兴产业务实合作取得更大成效。

发布日期:7月6日

发布链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7/content_6890146.htm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五部门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聚焦汽车等三大行业

内容摘要:6月30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目标,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对标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补齐基础产品可靠性短板,提升整机装备可靠性水平,壮大可靠性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一批产品可靠性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制造业企业。《实施意见》提出“两步走”目标:第一阶段到2025年,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按照夯基础、优服务、促提升的思路,通过开展技术攻关、建立标准体系、完善公共服务等举措,力争形成100个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推动1000家以上企业实施可靠性提升,为实现第二阶段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阶段到2030年,聚焦锻长板、促成效,按照树标杆、强带动、促转化的思路,充分发挥可靠性标准引领作用,推动10类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可靠性公共服务机构和可靠性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制造业可靠性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成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实施意见》提出多项重点任务,包括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和整机装备与系统可靠性“倍增”工程。其中,汽车行业要重点聚焦线控转向、线控制动、自动换挡、电子油门、悬架系统等线控底盘系统,高精度摄像头、激光雷达、基础计算平台、操作系统等自动驾驶系统,车载信息娱乐、车内监控、车机显示屏等智能座舱系统,车载联网终端、通信模块等网联关键部件,以及核心控制、电源驱动、IGBT、大算力计算、高容量存储、信息通信、功率模拟、高精度传感器等车规级汽车芯片,通过多层推进、多方协同,深入推进相关产品可靠性水平持续提升。

发布日期:6月30日

发布链接: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3/art_5cb0990349f149668490f50742da22f2.html


天津市

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共同制定印发《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

内容摘要:日前,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共同制定印发《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建立三地轮值“链长制”,组织绘制产业链图谱,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链。此次制定的《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月12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按照分工协作、标准统一、高效高质的要求,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氢能、高端工业母机、机器人6条重点产业链,三地分别牵头开展产业图谱绘制工作,并将基于产业链图谱绘制,研究京津冀三地强链补链的支持政策,增强三地强链补链政策衔接力度,联合开展产业协同发展招商,推动京津冀强链补链各项任务落地。

发布日期:7月10日

发布链接:https://www.tj.gov.cn/sy/tjxw/202307/t20230710_6347316.html


以上内容来自国务院及各政府官网


南山科技事务所整理发布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