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精彩回顾 | 2020年南山博士论坛第445期:郭万达《深圳经济特区40年:制度创新与企业家创新》

       最近几年,深圳又扮演了一个新的角色:在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发展战略中成为创新升级领导者。一方面,深圳产业本身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深圳是粤港澳城市群的产业节点,深港合作能够进一步提升深圳的产业牵引能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深圳一直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40年沧桑巨变,40载砥砺前行,深圳诞生了一批世界级创新型企业,企业家创新精神是驱动“深圳奇迹”的主要动力。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什么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深圳企业和社会为什么充满活力?深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创新的企业家集聚?这是在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有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今年,深圳迎来了第四个“人才日”和第二届“企业家日”。11月1日,南山博士论坛以《深圳经济特区40年:制度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为题,邀请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郭万达博士,为市民分享深圳制度创新如何影响企业家创新及深圳制度的未来创新方向。

      “深圳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企业家‘闯、创、干’的创新史。”郭万达在论坛中提到,40年来,深圳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经济发展模式历经4次演进、迭代,成功切换发展动力,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回顾深圳的发展,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亚洲城市的前5,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6年位居世界前列,这都是靠企业家“闯、创、干”出来的。

        郭万达博士表示,从早期的“三来一补”到工业化集约化生产,从劳动力密集型到高科技密集型转变,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推动着深圳经济不断迭代。

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创新

       郭万达博士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企业家创新精神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创造了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转轨国家也具有重要作用。现在也是一样的,靠企业家的创新,才能摆脱原来的经济困境,跟发达国家越来越接近。

企业家创新精神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说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因素有哪些?郭万达博士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制度创新。特别是产权制度、专利制度、公共政策等制度的变革创新,促进了企业家创新。第二,区域文化。美国128公路上世纪60年代达到鼎盛,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日渐衰退,相反硅谷却能持续保持创新活力。第三,产业生态。丰富的产业生态是企业家创新的推动器和加速器,包括产业政策、产业配套以及产业本身的发展。第四,知识外溢。创新精神要在一个知识和信息丰富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弘扬。第五,政府规制。政府通过制定某种竞争政策以对阻碍创新的行为进行规制,为企业家创新创造空间。

总体来看,影响企业家创新的核心因素是制度,包括法律规则、产权及对企业家创新有利的公共政策等正式制度,也包括行为准则、信息模式、信任关系和社交模式等这些非正式制度。

以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郭万达博士表示,在当前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时期,仍需要坚持解放思想,以开放拥抱世界,更要注重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制度创新可以激励企业家,为企业家的创新创造各种条件,一个好的制度或者一套相对完善而适宜的制度体系,能激励企业家持续创新。

经济特区的未来发展方向,不光要看过去的40年,还要看未来的40年。郭万达表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就是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高质量的发展。

互动问答

听众:2012年到现在,为什么前海写字楼空置率那么高?建了那么多的写字楼把它空着,这是制度创新吗?

郭万达博士:前海现在有个“归巢计划”,它原来没有写字楼,注册几十万家企业都在外面,现在要归巢,回到这里来发展。并且,现在前海的写字楼还在建设中。

前海本身的主体是服务业,科技也是科技服务业,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可能要有一个过程。也有人问:深圳写字楼包括住房的空置率高,怎么看这个问题?举个例子,我们研究市场的,从一个静态的眼光去看,比如修路,我们研究它这个路究竟修多宽好呢。发现如果修宽了没那么多车跑,浪费了,修窄了发现堵车了。这里面主要取决于两点:第一,路要修多宽;第二,路上跑多少车。这里面跑多少车取决于你的经济能不能起来,所以建筑是否空置,很大一点取决于企业家愿意不愿意创新,企业家经济活动是不是由此衰减了。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