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精彩回顾|2021年南山博士论坛459期康飞宇:《双碳背景下的中国新能源新材料发展展望》

459期南山博士论坛11月7日下午在南山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康飞宇作为该期主讲嘉宾双碳背景下的中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展望为题,从发展新能源意义、电动车与锂电池、新型碳材料、先进能源材料等方面,剖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前景。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新能源

中国目前是第一大的碳排放国,目前一年排放110多亿吨二氧化碳,大概占全球二氧排放量的30%中国发出减排最强音,计划2030年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未来40年,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投资将是巨大的,康飞宇认为“低碳的核心就是新能源,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重点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推广低碳技术,培养创新和观念转变”。

5万亿新兴能源投资计划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2010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直接投资累计5万亿,包括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煤的清洁燃烧、太阳能、风能等等。未来四十年,一直到2060年,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投资将是巨大的。据统计,战略性新能源产业产值在2015年已占GDP8%,2020年占15%2020年新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占比为15%,预计2050年将达40%

中国发展电动车是必然

康飞宇认为发展电动车可以一举三得:实现以电代油,节能减排,蓄电调峰。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同时又具有锂和稀土等原材料和市场优势,能够很好地推动电动车行业的发展,电动车发展前景广阔。

电动车以电动机替代发动机或者内燃机,有的叫纯电动车,有的叫混合电动车,还有燃料电池车。燃料电池车刚刚在起步,中国燃料电池车全国有将近1万辆。混合电动车也不多,我国主要在推行纯电动车,现在保有量大概有560万辆。

碳基材料是能量储备和转化的核心材料

新型碳材料在低碳产业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未来双碳、能源环保上,碳材料都有很大的贡献。新型碳材料助力低碳技术,除了可以用在电池中,还可以用于电子产业的热管理、高温气冷堆堆芯材料、轻质化等节能减排技术。

互动环节

听众:现在可再生能源的瓶颈在于储能,储能有很多技术路径,包括锂电、制氢、液流等,您觉得未来哪种技术会得到商业化的应用?

 

康飞宇:给你三个建议,第一,传统上,有条件的话,综合下来还是抽水蓄能最适用。这叫物理储能或者基建储能,没有化学反应,它应该是比较好的,目前技术最成熟。第二,锂离子电池。正极用磷酸铁锂,负极用肽酸锂,寿命特别长。第三,液流电池,一类是全钒液流电池,二是锌离子电池,它便宜环保,储能也特别快,成本低,这类也可以。

 

听众:天然钴和天然锂在自然界里含量比较少,矿藏分布比较分散,量比较少,锂矿总含量也很有限。未来我们在电池技术原材料这方面能否突破原材料的瓶颈?

康飞宇:第一,大家不用太担心锂用完了。有人统计,能做14亿辆电动车,锂资源还能回收,现在很多在做锂电池回收技术。第二,永远不会只依靠一种电池。现在锂离子电池火热,但铅酸电池销量大多了,汽车里全是铅酸电池。新能源各有各的发展。不用太担心。

第一依靠太阳,太阳是取之不尽的。第二清洁,氢燃料电池,也不用锂,这些技术现在有问题,成本也高,但是它会发展的。

 

听众:以后风电和光伏是不是增长最多的两大块新能源?

康飞宇:是的,这两样加起来接近25%,未来估计要涨到50%,最晚2050年,它们两要占一半。还有核电,最大的可能性到10%。水电,我们国家最大的可能性能涨到25%,发电量到25%,现在是17%、18%,还有一点空间,算下来就是85%。剩下的火电要占一定的比例,将来看看怎么做。

 

听众:这两年固态电池很火,对于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化的进展,您的看法是什么?尤其是在动力电池方面。

康飞宇:我认为固态电池是必然的,性能越来越高,400以上的能量密度,全部要用固态电池,它有几个主要问题。一是高导电的固态电解质还没有找到,导电性能好成本又不高的,还没有找到。二是界面接触都是硬接触。液态只要泡进电解液中,哪儿都接触,而固态的界面是硬接触,这个很难处理,技术上是这两个问题。我认为八到十年肯定要商业化,规模化的固态电池产业化也没问题,但不是有了它就没别的。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