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精彩回顾 | 2019年南山博士论坛431期:乐正《 抓住新机遇 再创新辉煌——创新中心发展的国际比较》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深圳未来的发展前景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期待。可以说,深圳的创新发展已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未来深圳将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创新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行进。

11月17日下午,南山博士论坛在南山图书馆报告厅如期举行。论坛邀请前深圳市委副秘书长,南方科技大学乐正教授,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国际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基本要素,通过各种数据的分析,开拓人们的视野,通过相关创新评价的国际比较,使我们对未来深圳的创新发展有更科学理性的认识,把握好创新发展的尺度,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明确主攻方向,确立发展信心。

发挥“双区驱动”效应,把握新的历史机遇

乐正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在经济实力、创新要素、交通设施和大学名校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未来大湾区的发展目标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第一个是“合”字,就是强调合作共赢;第二个是“创”字,中央希望大湾区成为中国创新的领头羊,在国际上能够成为创新的中心和标杆城市;第三个是“先”,大湾区除了要先行先试,还要达到国际领先。乐教授表示,深圳是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是创新中心的核心城区,对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任务是责无旁贷的。

乐正介绍,深圳市为了《意见》的落地实施,为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同时启动了三个大项目,分别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港边境地区和深圳光明科学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两区”驱动的核心内容,是深圳承担的最重要的任务。深圳市委市政府也在加大力气解决瓶颈问题,补缺短板。乐教授表示,深圳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示范区,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和制度的发展要有自信,深圳虽然是一个成长中的城市,但是我们的发展后劲还是很足,我们应该有城市发展的自信。

提升国际竞争力,构筑创发展新高地

乐正通过对比分析大湾区与全球创新城市的各类创新指标,指出深圳的优势在于创新的产出,包括高科技产品。但是在政府投入方面,特别是基础科研投入方面还不够,包括系统方面、体制机制方面等。乐教授认为,在中国目前来看,监管环境方面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对比其他国家还是有明显差距。通过分析全球科技中心城市报告,重点是新企业的融资额度和独角兽企业数量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深圳还是有明显落差的。乐教授的细致分析让在场听众对深圳的创新实力和短板有了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也让大家对深圳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

本次论坛还增加了有奖问答的环节,共准备了四本《中国化与中国崛起:超越东西方的文明进程》给现场的听众。这本书从中国崛起出发,全面考察了中国化的文明进程,重点研究“中国化”这一特定的文明进程,反对文明政治和文明研究中走捷径的做法,并纠正其导致的错误认识。现场的听众踊跃参与,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互动问答

  • 听众:请问乐正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听说广州、深圳在为谁是中心城市而争论?最后到底是单中心还是泛中心?
  • 乐正: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有两个是很明显,跟其他湾区不一样。1、一国两制三区;2、多中心。按照纲要是四个中心,香港、深圳、广州、澳门。总体来讲是多中心、多层融合。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其实这两个特点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个难点。一国两制三区域制度的差异性非常明显,而且有些还不好跨越,包括深圳和香港,虽然是毗邻城市,但是我们的法律、税制、币制,包括政治架构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应该说这是我们未来发展要重点磨合的体制机制问题。
  • 听众:我来自金融机构,我想问一下将来深圳科技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支持,比如需要哪些方面金融支持?谢谢!
  • 乐正:传统的金融,比如银行贷款在中国目前国情下仍然是需要的。在美国主要是靠资本市场,但是在中国、欧洲还是传统的金融。新金融包括将来数字金融,资本市场、风投、私募等等这些可能要两者结合。传统的金融,比如银行贷款在中国目前国情下仍然是需要的。在美国主要是靠资本市场,但是在中国、欧洲还是传统的金融。新金融包括将来数字金融,资本市场、风投、私募等等这些可能要两者结合。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