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 2019年南山博士论坛412期:刘洋《把科幻变成真正的科学》
上周日,南山博士论坛请来到南方科技大学的刘洋老师,他不仅是科幻作家,还是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在《科幻世界》《文艺风赏》等杂志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60余万字,连续五年入选《中国科幻小说年选》,部分作品翻译后在国外知名杂志发表。已出版科幻小说集《完美末日》《蜂巢》,长篇小说《火星孤儿》。作品曾获华语科幻星云奖、“光年奖”一等奖、引力奖、黄金时代奖等。
本次博士论坛上,刘洋博士带来了《限制与开拓——科幻小说中的航天器及其演变》的精彩分享,带领大家一起感受科幻之旅。
科幻小说比牛顿更早探讨引力
刘洋告诉现场听众:“我是学物理的,现在已经从理转文到南科大教书,主要做一些科幻方面的研究以及创作。”很多人在讨论科学和科幻之间是什么关系,有的人认为科幻小说可以预言真实生活的发展,甚至是引领科学的发展。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是科学的发展引领科幻写作。
今天从科幻小说航天器这个角度来切入,试图探讨一下科幻小说中的幻想和科学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我们先从一个很有名的作品开始讲起,1638年英国人弗朗西斯戈德温写的《月中人》,是现存最早的以英文书写的月球旅行故事,也是第一部描述失重现象的作品,在这个小说中写到,人们离开地球的过程中远离地球越远,人所受到的吸引力就越小,还写到了月球对人也有吸引力。
在这个时间,牛顿还没有出生,所以在科学没有发展到这一步之前,先由科幻小说描写了这样一种失重现象,同样也预言了引力和距离之间的关系。这个小说写从地球到月球的方式是通过野天鹅飞上去,那个年代大家认为宇宙中充满空气。随着科学的进步,后来大家知道了宇宙中很多地方没有空气,为此科幻小说就没那么好写了,更不能用野天鹅登月了。
同时期,法国作家切拉诺•德•贝尔热拉写了《月球之旅》科幻小说,设想了很多星际旅行的方式。比如主人公在身上绑一块磁铁,手上再拿一块磁铁,把手上的磁铁直接往天上一抛,因为两块磁铁之间有吸引力,所以就跟着就被吸到天上去了。吸到天上去之后,一旦抓到了天上的磁铁就继续往天上抛,他又会继续往天上飞去。
科学发展曾带来科幻小说的低谷
1687年,牛顿发表了著名的经典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然后以它为代表的古典力学体系带动整个经典科学的发展,这个对科幻小说有什么影响呢?科学的发展限制了很多信马由缰的科幻写作思路,不能再写野天鹅飞船了,也不能再写抛磁铁上天了,因为大家发现了这些错误的。
科学的发展带来了近两百年科幻小说的低谷,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整个经典力学基本上完全建立了之后,在欧洲才重新有一批科学爱好者写科幻小说,就是所谓的欧陆科幻黄金时期。
科幻小说有两个黄金时期,一个就是十九世纪中叶在欧洲,还有一个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美国,第一个我们叫欧陆科幻的黄金时期,第二个叫做美国科幻的黄金时期,很多人说第三个科幻的黄金时期很有可能在中国,但是现在还没有到来。
欧陆科幻的黄金时期代表人物就是凡尔纳,他写了很多很技术流的科幻小说,有很多技术性的描写,放在今天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硬科幻小说。他提出了一种航天方式,就是用大炮把人发射到月球上去,这就是所谓的凡尔纳大炮。就是建一个非常非常长的大炮,炮管有几公里长,这个大炮它的炮弹里面是一个居住舱,很接近今天的航天飞船。这个小说里有很多技术性的描写,跟之前两百年前那些科幻小说完全不一样,发射角度和炮弹飞行时间都经过计算。
188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来火箭方程,人类开始真正进入航天时代。从那之后,大部分科幻小说里的航天器基本上是靠火箭这种方式进行。
只要有好材料太空电梯就能实现
1972年,科幻小说家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里,描写了一个很经典的太空站构造,就是滚筒形的太空站。我们知道洗衣机一旋转起来所有的东西都会贴在内壁上,因为旋转会产生离心力,离心力在太空中可以模拟重力效果。理论上,滚筒可以造的非常大,里面还可以有城市、河流等,但现在的技术还没有达到。
1979年,科幻作家克拉克在《天堂的喷泉》里面提出了另外一种航天方式——太空电梯,现在同样也还没有实现。要有太空电梯,把一个物体要运到太空上去就很方便了。为什么呢?太空电梯就是一根绳子,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地球上,通常是固定在赤道上,绳子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同步轨道上的太空站,或同步轨道上的某一个卫星上,物品就可以沿着这条线从地面向上运输,好像坐电梯一样,这是非常节省能源的一种方式。
太空电梯理论上来说没有什么问题,难在用什么材料来建造,这个绳子需要维持非常强大的张力,还要非常轻,所以说当前材料是制约我们太空电梯真正造出来最大的瓶颈,如果能够大规模制造出碳纳米管或发明出其他更强大的材料,太空电梯的建造完全没有问题。
希望把科幻小说里的东西做出来
现在,很多科幻小说的飞行器远远领先现有的科技水平。比如说巴萨德冲压发动机,通过搜集宇宙中的氢原子作为飞行燃料来做星际旅行。但巴萨德冲压发动机有一个无法克服的障碍,就是无法超光速旅行。
很多科幻小说里,需要超光速旅行时,很多科幻作家就设想了一些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曲速引擎,可以让时空发生弯曲。通过曲速引擎运行的飞船,飞船本身所在的地方时空是平直的,这个地方并没有时空的弯曲。在飞船运行前方时空是扭曲的、折叠的、收缩的,飞船的后方时空是舒张的,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让时空本身带动飞船向前运动,这就好像人在机场传送带上走一样,可以让这个物体以超光速的方式旅行。
科幻小说中,还有一种非常宏大的航行方案——恒星引擎,核心概念就是把整个恒星系作为一艘飞船向外推动:不仅要带着地球走,还要把太阳一起带着走,把恒星本身作为推动飞船的推动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比如说有两颗恒星要碰撞了或是其他极端情况,我们必须推动一颗恒星向安全的地方移动。
还有一些更加脱离我们想象的航天器,比如说反物质引擎或暗物质引擎、无惯性驱动、无限非概率驱动等,令人脑洞大开。希望小朋友们多看一些科幻小说,以后把科幻小说里的东西做出来,把科幻变成真正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