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精彩回顾 | 2019年南山博士论坛409期:何银铜《乾坤大任往返 筑新宇天庭见》

1970年4月24日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4月21日,南山博士论坛携手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南山图书馆举办了一场精彩的航天科学专题讲坛活动。

此次博士论坛的主讲嘉宾是来自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所属航航天科创中心的何银铜博士,他毕业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机械制造、智能感知相关领域的科研管理工作,参与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工程的研发设计工作。论坛上,他带来了一场“追寻航天梦想,探索创新之路”的演讲。


中国在航天领域创造了很多佳绩

“在座的各位有没有了解‘两弹一星’是什么?”何银铜博士一上台就抛出了一个科普问题:“两弹”指的是导弹和火箭,“一星”是卫星,就是东风红一号卫星。

何银铜说,在火箭系列上,中国创造了很多佳绩: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顺利将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还掌握多级火箭技术;1992年10月6日以一箭双星的形式将国际市场上的佛利亚卫星送入了轨道;值得一提的是航天领域,2014年11月21日中国快舟二号卫星顺利升空,创造了我国快速集成、快速测试和快速发射的最快记录。

在卫星系列方面,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展开了我们在卫星民用的里程碑。值得一提是北斗系统,2018年11月19日凌晨2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2、43颗卫星进入组网阶段。在2019年—2020年我国还将发射3颗不同功能的卫星,届时将完成中国北斗星的组网建设。

在载人飞船方面,2003年杨利伟乘坐的神州五号飞船在起飞21小时之后顺利降落,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国家。截至目前,中国载人航天飞船共成功发射了六次。神州八号是跟天宫一号于2011年11月3日完成对接,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汇对接的国家。未来,航天员不仅从飞行员里挑选,还要从科学家、工程师里面挑选。虽然说乘坐载人飞船上天机会比较珍贵,未来普通百姓也有机会乘坐航天飞船。

2013年12月15日,玉兔号巡视器顺利登月,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2月12日嫦娥四号精准进入预定轨道,目前成为人类首颗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国家非常关注航天领域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一直非常关注航天领域发展。“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要求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实现探月工程总目标乘胜前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的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近日,航天科工集团在北京首先揭幕五位航天元老的铜像,纪念他们在打造国之重器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他们是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其中,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也是中国运载火箭之父,他是“两弹一星”元勋。

打造一流的科创服务平台

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制造2025”,目的是提高中国的实体经济,助力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强国。为此,航天科工集团结合“中国制造2025”,在全国最早提出“云制造”战略。

众所周知,深圳有六大优势:地缘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营商环境优势、投融资环境优势、政策优势,中国科工集团在深圳组建建设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目的是打造一流的开放式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例如,航天云网就是与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对接的平台,提供工业互联网,让更多工业制造业企业能够接收到云网的生态,更便捷地接收到互联网信息,了解到供方和需方的需求进行对接。目前这个平台已经建成了云端业务工作室、云端应用工作室、企业上云服务站、小微企业服务站、企业驾驶舱、企业大脑等,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00多万家。

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主要是打造航天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试制试验服务、重大科技专项服务、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企业创新管理咨询服务。在这个服务机制下,辅导业务微利运营支撑业务盈利反哺。在全国布局的情况下,主要分为九个城市,七大片区。目前,航天科创中心已经得到国资委四千万元资金的补助,首批完成深圳、南昌、成都三个试点的科创中心建设,输出科技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军民融合平台,推进云制造服务落地。截至目前,已经成立的三个科创中心试点累计服务项目团队达到300余个。同时,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正在积极筹建多地的科创中心。

在航天科创服务里,还有最重要、最核心的两大方面,现在很多企业是通过星级认证评价服务水平和产品性能,工业制造业企业需要我们对这个企业进行综合评价,那么如何评价他们的生产能力呢?我们是通过两项认证,一是质量保障能力,二是履约综合能力认证,质量保障能力就是确保这个产品性能满足要求或者分一到五级,一级满足了基本的评价,五级就是比较优,如果再满足履约综合能力评价,就对这个企业的综合指标分析。分析之后如果符合科工集团产业供应链的需要,满足民参军的要求,就可以进入民参军的梯队,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让国之重器服务国防建设

航天科工的创新方向主要是新一代航天发射与应用技术、新一代自主可控信息技术、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新一代材料与工艺技术,创新方向不断演化,让国之重器不断更新迭代,更好地服务国防建设。同时,航天科工的创新还面向自主可控信息智能制造、智慧产业、智慧管网、智慧城市,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从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基于这些航天精神和老一辈科学家积累的深厚基础,航天科工集团制定了两大目标和“四步走”发展战略:202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坚持质量制胜,坚持军民融合,坚持创新驱动和人才强企的航天文化,全力服务国防建设。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