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2016年第二期南山博士论坛:再说史前文字中的身体运动形态

6月19日下午,本年度第二期南山博士论坛如期在南山图书馆南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社会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任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的张洁博士,为观众们讲述我们人类祖先的身体运动和文字起源与发展的联系。
     本次论坛,张洁博士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古老的四大象形文字,即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玛雅文字和我们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张洁博士提到,文字可谓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了文字,人类就可以方便简捷长久地保存信息。而古代人们所创造的文字,首先都是象形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关于文字的起源说法非常多,我们一般比较公认的是文字是源于图画的。张洁博士提到,文字形成的过程,最初是一种图画,而慢慢地半图半文,最后完全变成纯粹的文字形式。在这过程当中,全世界的文字中都借助身体动作这种形象去描述一些非常重要的意思。尤其是在文字形成之初的时候,这是因为当时的人类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但可以通过身体进行互相通话。最后,张洁博士以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以及当地的东巴跳,详细阐述了身体运动形态在东巴象形文字中有很多动词,跟身体动作的原型进行构型,证明在人类文字发展的过程当中,身体运动状态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