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九期博士论坛:创新中的设计思维
众所周知,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现在面向未来的重要国策,其中重点之一是实施创新设计战略行动计划,提升创新设计的能力,引领和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设计思维’作为一种哲学性的综合思维方法和推动商业创新的核心引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解决复杂商业战略和全球问题。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如微软、苹果、谷歌、华为、小米、淘宝等把设计思维作为战略资源,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商业环境的复杂化及来自全球的扁平化竞争时代,企业的转型该如何摒弃传统思维,转为用‘设计思维’引领创新,并为技术赋予创新意义,寻找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商业模式。”7月12日,南山博士论坛在南山图书馆如期举行,此次主讲嘉宾是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院长赵宇波博士,他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历及研发成果,在论坛中分享探讨了创新中的设计思维。
如今,创新变成了一种新的常态,还有关于创客、众创等等这些现象都变成了常态。
创客为什么成为一种新常态?我觉得不管怎么理解,他的出现就是因为这个社会的一种现象,而且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了,只不过我们怎么看他。”赵宇波在论坛中给予创客两种定义:广义的创客和狭义的创客。他认为,广义上理解,创新者、创业者、创造者都算是创客。狭义的理解是从爱好出身,搞创意的。
“我们要做创新、创业。怎样的东西算是好的?有可能是供方像需方那样去思考,劳方回到需方的位置上去思考。设计不仅仅是艺术,是超出艺术的。这个就叫好的创新,大家从需求入手,最后回来,这样的思考。”赵宇波人为,一个设计产品问世,如果仅是美观、自我欣赏,那只能叫艺术品。而在这同时还兼具实用并被广泛接受,那就是一个好的商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如果离开设计,其生产力就不容易发挥出来。”赵宇波表示,设计还要面向生态,要考虑商业模型,要考虑长期的产品换代的系列,设计与制造是一直伴随着出现的。创新设计所能够带来的有可能是新的科技、产品、业态、商业模型。
论坛中,赵宇波还将创新中的设计思维分为做研究、做加法、做减法、做方案、做生意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