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2015年第十八期博士论坛:创业、创新与创造的大时代——《阿里传》读书分享会

波特•埃里斯曼,阿里巴巴最早加入的美国员工之一,曾任阿里巴巴国际及阿里巴巴集团的副总裁,主要负责公司的国际网络运营、国际营销及公司合作等事务。跟随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见证并参与了阿里巴巴从创业小团队到阿里国际在香港上市的全过程。离开阿里巴巴集团之后他启动了记录片《扬子江大鳄》的制作,他亲自担任该片的编剧和导演,该纪录片记录了阿里巴巴及其创始人马云的崛起。他是一位新兴市场的电子商务专阿里巴巴,他曾为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电子商务公司做咨询服务。他的人生经历极其丰富,他还有过做过老师的经历,曾就职于奥美公司,还担任过CCTV的主持人。他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启发和鼓舞更多的中国和世界的读者。

9月15日,南山博士论坛在南山图书馆2楼报告厅举行。本次博士论坛邀请到阿里巴巴前副总裁波特·埃里斯曼,他围绕“创业、创新与创造的大时代——《阿里传》读书分享会”的主题展开精彩的讲演。
       据了解,波特·埃里斯曼曾是阿里巴巴最早的美国员工之一,他曾任阿里巴巴国际及阿里巴巴集团的副总裁,主要负责公司的国际网络运营、国际营销及公司合作等。他见证并参与了阿里巴巴从创业小团队到阿里国际在香港上市的全过程。离开阿里巴巴之后,他启动了纪录片《扬子江大鳄》的制作,他亲自担任该片的编剧和导演。该纪录片记录了阿里巴巴及其创始人马云的崛起。
       在波特眼中,阿里巴巴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是可以复制的,阿里巴巴曾经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大家可以以此为鉴。他希望通过《阿里传》这本书启发更多的创业者、企业家、团队领导以及每一位走在路上的人。马云在不同场合的演讲激励了无数的人,阿里巴巴的成功也为企业竞相学习。而这本书从一个内部外国高管的视角来讲述阿里巴巴以及马云的故事,角度新颖、观点独特甚至犀利。读者可以从很多小故事或者细节上看到那些无畏的创业者们熠熠生辉的品格和企业家精神,也能读到一家从单元楼里走出的中国商业巨擘背后的心酸和坎坷。


“《阿里传》,就是我以前在阿里巴巴8年的经验。我是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那时马云的创业团队刚刚从马云的房子搬到一个办公室。我刚认识他们的时候,我没想到阿里巴巴有一天会这么大。我希望这边还有第二个或者第三个马云,再过10年我回来,可能你们也可以跟我分享你们公司的成功案例和历史。”波特在演讲中称,他到阿里巴巴的时候,马云说自己有几个梦:第一个是做世界最大的网站之一,他要排在最上面的前十位。还有一个他说他要有一个公司可以活80年,他也说他希望在全球可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是非常艰难的,而且公司管理开始也很混乱,但是支撑阿里巴巴到现在的是马云的自信。”波特说,马云经常会谈价值观。阿里巴巴的考核系统是每个季度有9个价值观,包括团队精神、客户第一等。
       波特认为,马云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老师,所以他管理风格有点像老师一样,他希望所有的学生可以自己发展,可以多学一点。他还把很多普通的或者背景不是特别好的人都联在一起,做一个很好的团队。他的目标比别人高得多,通常他和整个团队选了一个目标,就会朝着那个目标努力。所以一个团队不要认为是为老板做事,而是要为目标做事,这就是马云的团队精神。另外,马云不怕犯错误,他好像一直在想,就算公司失败了,他可能还会回去当老师。而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觉得改变社会是第一,如果真的改变了社会,给大家做了一些有价值的事,那自然就会赚钱。
       波特认为,作为一个创业者,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高估了对手。要建立一个目标并为之努力。当一个公司不断壮大的时候,不要把上市作为一个目标,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上市。作为一个创业者,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应该只是抱怨,而是努力去解决问题。作为一个创业者,要分享财富,要和你的团队、员工分享财富,这样你们才能一起成长。同时,要把公司的价值观注入到人力资源系统里,纳入员工的业绩考核范围。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