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二十五期博士论坛:《金瓶梅》人物谈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但数百年来,《金瓶梅》一直被误解,那是因为大部分人只看到里面的肉,看不到里面的灵。《金瓶梅》一书的作者怀着悲悯之心,描写了男男女女在各种欲望诱惑下沉沦的人生,书中的人物活得很偏执,他们总想抓住一些东西,因为太用力,将生活捏得粉碎,自己也裂成了碎片。这足以让当下的读者警戒自身,审视自己,重拾人格尊严。
11月15日,南山博士论坛如期在南山图书馆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左江,她主要从事域外汉籍的研究,旁涉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左江博士以《金瓶梅》人物谈主题展开讲演。左江以人物为切入点,细读文本,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描写他们性格演变的过程及对其人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世态人情。
“看《金瓶梅》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很多人对《金瓶梅》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它是一部淫书。当我开始在学校里面讲这门课程的时候,所有的同事、朋友看我的时候都流露出非常暧昧、非常复杂的表情,觉得我有点离经叛道,不走正道的感觉。他们越是这样的表现,就让我越觉得我应该为《金瓶梅》这本书做一些正名的工作,证明它不仅仅是一本淫书,或者它根本就不是一本淫书。”左江表示,《金瓶梅》这本书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它无论是描写丰富的人物个性,还是丰富的社会生活,都是非常值得回味的。我觉得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完全不亚于《红楼梦》,但就是因为淫书这个帽子扣在它的头上,大大削弱了它的价值,也大大削弱了众人对它接受的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感到困惑,比如说我在讲古代文学史时,我们教给学生什么东西?我们教给他们李白、杜甫的作品,教给他们作者的生平,有什么代表性的诗作,仅仅做这些工作有意义吗?所以我很困惑。作为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通过百度就能搜索到的话,还要老师做什么呢?所以我想通过《金瓶梅》这本书做一个尝试,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把我阅读的一种感受教给我的学生,或者告诉身边的人。”左江表示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唤醒大家心生感动的力量,让大家阅读文本的能力有所改善。看到一本书,大家是通过自己阅读去感受,而不是人云亦云。
论坛中,左江通过剖析潘金莲等书中人物性格和相关背景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论。她表示,在整本书里,潘金莲是最不具有独立性的女性,她的人生是命运的波动,而不是她自主的选择。在《金瓶梅》这本书里,潘金莲是书中文化素养最高的一个女孩子,因为她小的时候她妈妈让她上过学,她是读过书的,她是识字的,所以她是文化修养最高的。左江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潘金莲就是一个有精神疾病的女性,或者说得时髦一点,她是一个性依赖症患者,通过那样的方式她才能够活下去。潘金莲这样的一个争强好胜的女人,在西门庆的身边经历了多少打击以后,她才会变得如此不安,如此缺乏自信,变成了一种卑微的心态。潘金莲并不是天生淫荡,她是在当时那种社会背景和自身境况下一步步走向了黑暗,一步步走向沉沦,一步步走向毁灭的。